游学香港之我所获(5)
【关于社工】自接触社工这一专业起便深知社工在国外及香港的发展。此次香港行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我们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真正接触专业的社工,了解专业的社工,并且通过观察、学习与探讨,对内地社会工作发展有了我们自己的反思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号召。党的这一号召,坚定了许多在中国社会工作开拓者的信心,许多人高呼社会工作的春天即将到来。然而,真正接触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社会工作相对于国际水平来说严重脱节。中国的社会工作者,相比于国际的专业水准,远远不足。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是许多历史、社会及人为因素。在中国的社会工作者,不知是否可以用社会工作者这一专业名词来定义他们。这些影响因素,导致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过程中举步维艰,甚至可能影响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中偏离其专业理念的轨道。特别是看到香港社会工作这的发展后,我更是对内陆社会工作发展有了个人的一些看法及建议。
首先,在深入了解香港社会工作后,我对社工在香港及本地的现状做了一个比较分析在香港,社会工作发展历史相对悠久,故社会工作开展较全面,较系统化。在不同领域都有针对性的专业社工队伍存在。且组成这些队伍的社会工作者都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毕竟仍处于初步阶段。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美英等国发端。直至今日,西方国家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架构与实务工作配套的模式已发展比较完善。而在我国,社会工作一直到20世纪80、90年代才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引进我国,历史短暂。一方面,由于从零开始的基础,经验不足使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在起步阶段不得不简单学习和模仿西方理论及实务模式,鲜少有针对本土化的理论出现,社会工作仅限于纸上谈兵。而由于中国的独特的具体国情不同于西方社会,建构于西方的一些社工理论并不能够适应于中国的需要,这就使得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起步阶段步履维艰,很难拓宽平台。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工作历史较短,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者也非常稀少。许多大学校园中该专业的老师在其深造时的研究方向及内容并非专业社会工作,而是后来针对老师稀缺的现状及个人学科属社会学大类而转至该专业的教育。很多时候这些老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更像是一个陪伴着,与大家一起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因为使得社会工作在中国的专业化也值得怀疑。
此外,中国的社会工作职业非常不明晰。中国的社会工作者在哪里?中国的社会工作者在做什么?首先,从政府及各相关公司、部门的招聘专业要求及岗位设置中就不难看出,当下我国提供给真正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平台非常有限。据悉,近些年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就业率排名该校倒数第四青岛大学68个本科专业,社会工作排名68位重庆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率连续3年排名倒数第四,昆明某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多人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学生仅2人,四川某高校的社会工作毕业生40多人。从事社会工作的不过5人。乐观评估其专业对口率为10%~30%而在这些仅限岗位上的社会工作者,其每天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工作专业真正相关的占一半不到的比例,此外他们还要承担较多的行政事务,如此,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理念的功能体现在哪里?不旦如此,许多地方,应该社会工作者承担的岗位,都正由非经过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人士所从事。例如:学校社会工作者由辅导员替代、家庭社会工作者由居委会行政工作人员替代、医院社会工作者由医疗人员替代等。那么,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又体现在何处?社会工作职业定位的不明晰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发展停滞不前,夹缝中求生存。
在香港,社工的社会认知度及社会认同感很高。相信在香港没有一个公民是不知道社工的存在及其职能的。社工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当人们遇到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遇到了困难,他们会条件反射似地告诉自己,要去找社工寻求帮助。在中国,提到社会工作一词,相信更多人会将其联想至社区居委会大妈等等。大部分地区的人对于社会工作都是一知半解,不知道社会工作者具体从事什么工作、该专业的理念如何、该专业的作用何在。甚至有很多人从未听说过有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名词,更不用谈对这一专业的了解与认同了。此外,社会上还容易将社会工作者等同于义务劳动者,即我们常说的义工,完全将其看做是个人自愿服务的一项行为而非真正的职业。在中国,当个人、家庭、团体出现各种需要帮助的需求时,更多人会选择找心理咨询师、找相应的基层管理组织等。鲜少或几乎无人会在需要帮助时,在第一时间想到向社工求助。社会工作在中国的社会认同度低,使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中困难重重。因为认同度低,所以很难取信于大众,公信力的缺失使社会工作者很难找到平台与切入口开展具体的社会工作实务;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的认同度低,使社会工作在实际运用中,除了通过政府提供资金及资源支持外,很少再有外界个人或团体组织提供支持,而政府资源的提供又是极其又显得,这使社会工作在具体运营中很难维持基本工作;由于这种种因素,使得社会工作职业在中国职业行列中处于相对卑微的位置,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本身对该专业便信心与动力不足,职业认同感不高,这便影响其专业知识学习的有效性进而影响中国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性。
在香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实务能力的培养。走进港中文、港理工的社工系,不难发现,学校提供给学生许多走进社工机构进行实务实习的机会,也有许多走出香港,走进社会工作发展较好的国家深入了解的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直接跟进实务训练。将学习的东西更好的内化。在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与实务能力的培养严重脱节。尽管目前我国有多所大学在提供从中等职业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培训,但从学生的实务能力来看,每年培养的数以万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其所接受的专业教育难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工作机构不断提高的实务能力的需要。出现这一现象,其实也不足为怪。因为这些学生虽然都经过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拥有许多理论知识,但其实务能力缺乏,这是因为在这些教育与培训过程中,实务练习一环节的严重脱节。一方面,国内部分学校对实务实践教育作用的轻视,另一方面,当下连真正毕业的社会工作者从事专业对口的岗位都鲜少,更别提有平台提供给正在深造中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虽然现在许多大学都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有的实习经验,才予以给予相关学位证书。
但深入了解不难发现,这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几乎都是一些零碎的杂物,很难在实习中运用到专业理论与知识。即空有理论却无处实施。故这种情况下的实习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也是值得怀疑的。许多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实务能力几乎是从零开始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务能力培养的脱节不仅使学生毕业以后难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且也加重了社会工作实务机构的负担,挫伤了实务机构对专业人才需求的信心。除以上几点外,在中国还有一点很大的区别,中国的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到底是应该案主本位还是机构本位。其意思即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实务工作过程中,其立场与态度究竟是站在案主角度还是机构角度。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是助人自助,故作为社会工作者,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为其排忧解难,助其自助是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最基本的专业价值及伦理选择。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工作机构为了监督社会工作者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对社会工作者有明确的任务规定,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一般都是从机构中获得的,因此,与其服务的社会工作机构有着天然的联系。此外,社会工作者在为案主提供服务之前,一般需要向机构或督导提交开展个案、小组工作服务的申请,只有在机构或督导批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服务。这样一来,社会工作者为了完成任务,常常采取对机构或督导负责而不是以案主的需要为中心。
如此,当机构与服务的案主之间发生矛盾甚至冲突的时候,专业伦理与现实利益不一致,社会工作者便会陷入伦理困境。但由于社会工作者现实的个人利益与机构直接挂钩,社会工作者往往会倒向机构而忽略案主的个人利益。这就好比鸡蛋撞石头。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站在鸡蛋一边,通过专业技能壮大鸡蛋的力量,激发其潜能,最终撞碎石头的压迫,实现个人应有的利益。但由于,在中国社会工作者的个人生计与发展生死线的另一端被石头牵着,无奈,社会工作者只有选择站在石头一边。更多时候,社会工作者就像这块大石头的挡箭牌。久而久之,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也失去了信心。以上这些现象正是作为我们这批新一代的社会工作开拓者应该去面临及改良的。针对上面的问题,我对于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个人的建议:在不断学习西方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加强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本土化理论,建立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进而推动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促使国家提出及落实相关政策。增加相应的岗位设置和职业规范。
一方面,利用政策的引导性,引导中国社会对社会工作的关注与重视,以提高社会工作在公众中的知名度与认同感,也呼吁更多民间力量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相应的岗位设置,给社工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机会,明晰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职业定位及职责,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自治力。这一点一方面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有效法律支持及权限规范,另外一方面需要依托社会力量给予社会工作者更多资源及精神上的支持。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社会工作者在具体实务工作中陷入伦理困境,真正做到以案主为本,真正实现社会工作者的理念。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化,多元化以及正确选择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扩大社会工作的专业师资队伍,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重视实务教育的作用。让同学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在拥有社会工作者专业的素养、理念的同时兼备较强的实务能力。让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教育多元化。此外,在选择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时应慎重选择。毕竟,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初期,社会工作者的薪酬相对较低,相对于收获物质上的满足,社会工作者更多是在精神上的满足。故,有必要选择对社会工作专业有高度认同感,极具热情及专业信念的学生,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施工队伍,如此才能真正接受并认同社会工作,并且执着奋斗于该事业,为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阅读:
|
|
||
|
|
||
|
|
||
|
|
||
|
|
网友评论:
- 游学和夏令营一样吗? 点击:25388
- 【版主公告】2013暑假游学征文、写 点击:13539
- 游学美国好吃好玩的 点击:8806
- 理想的游学目的地精选 点击:8052
- 英国游学一周记 点击:7390
- 加拿大游学记 点击:6114
- 为什么要去加拿大游学? 点击:5919
- 哈佛大学和国内的著名大学差距在哪 点击:5646
- 加拿大的极致风情 点击:5609
- 游学英伦 用双脚走出学问 点击:5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