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游学网 >> 游学资讯 >> 参与者说 >> 浏览游学资讯

“老男孩”游学在美国

时间:2013-2-20 11:08:54 来源:和讯网 查看次数:
【字体:

常有人问,英语不好,一个人可以去游学么?不惑之年的我,一个9岁孩子的爸爸,刚结束一次挑战自我的美国波士顿游学。许多人不解,我家庭幸福,事业稳定,为何要遭这份罪?第一次一个人被空投到国外学校,我也有过小小担心,能否在异国环境里生存下来,如何和其他人交流?带着一堆问号我出发了。
 

从波士顿机场打的到之前联系的寄宿家庭,我就进入了全英文环境。到家后,见到了室友意大利帅哥大卫。当时我脱口而出一句话,"Oh,David,I knew you,very famous!(噢,大卫,我很早以前就认识你,你很有名!"大卫还在狐疑之际,我马上扮出米开朗基罗那个有名的《大卫》雕塑造型。大卫立马笑了,"这个中国朋友挺幽默",我猜他是这样想的。
 

通过连比带划的英语交流,我知道,大卫是我上课时的同班同学,在意大利从事市场方面的工作,也是用工作之余来美国充电学习一下英语。我想,也许是上帝安排了充满活力和友好的大卫做我的同学和室友,接下来熟悉学校生活的过程就相当顺利了,从上课到食堂,从生活到游玩,通通有了现成的"导游"。
 

每周末,像当地人一样,我俩结伴租车去了纽波特、波特兰、纽约,参观了自由女神,沉醉于美国的酒吧,在海边散步,开着车听着音乐跑在美国的乡村小路上……以心换心,诚恳待人,外国人一样能成为好朋友。
 

寄宿家庭是我认识美国的又一个渠道。出发前,我通过EF学校联系到了美国的房东太太南希。老太太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成为寄宿家庭已经非常久了,她家里有很多接待过的学生照片,来自五湖四海。尽管我对她的人生充满好奇,但在与她的交流中,我觉察到她注重隐私,几乎不谈家人,她一人独居。这一切提醒我尽量不问私事,我们开始谈教育,谈邻居,谈论物价,体育,环境,还聊了很多不同国家学生的游学故事。
 

南希并不是一个寡言的人,每天晚餐时,我们交流很多,不过,她语速很快,很口语化。刚开始,她的英语我只能听懂一小部分,一个月下来,连蒙带比划,基本能明白她的意思,此后每天下课后我更愿意回来和南希聊天。
 

我相信,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生活就会很美好。临回国前的周末,南希开了40分钟的车送我到名品折扣店购物3小时,她自己什么也没买。
 

其实,最早让我萌生出国游学的想法是源于对孩子的教育。9岁的儿子Laurence是英孚重庆学校的学生,一年多下来已经能很自如地参与到外教课堂,还参加了重庆首个EF天使英文合唱团和wing街舞团。我在观察孩子成长的同时,也在思考孩子未来教育的方向,是走中国式教育,还是走留学路线。我告诉自己,得走出去亲自体验一下外面的世界。
 

坐在波士顿学校的课堂上,我发现,十多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大部分是欧洲和拉美国家的,也有非洲和亚洲的。美国老师全程讲英语,也没有随时能帮你翻译解决问题的中文助教,我们要回答问题,还有很多课堂互动。刚开始,我上课还有点发怵,但后来发现,大家都是抱着学习心态来的,英语水平也差不了多少,还各有口音。有意思的是,在一次英语水平测试中,我的英语能力在班里还是名列前茅的。每次回答语法问题,老师总是表扬我"perfect"(很好),自信心与日俱增。可见,我们中国人中学大学时狂背的单词和语法,还是打下了不错的基础的。
 

一个月游学匆匆而过,兴奋感和思想余震还在持续。这不仅是一次国外教育探营,也让我有机会刷新视野。本以为毕业多年英语早就抛到爪哇国了,但游学让我发现在国外重新启动一门语言比想象中容易,一切都有可能!游学提示着我们要放开心怀,感受别样的文化与学习氛围,不同文化的人常有不同的观察视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