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至今:“镀金+竞争型”大众化留学
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悄然改变,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绩令世界瞩目,全球的目光集中在中国这块热土上。“80后”一代逐渐长大,2003年以后,直接出国读本科的留学生多了起来,因为不少中国人有钱了,能够解决学费问题。2006年至2008年,中国留学人数连续高速增长,绝大部分是自费留学,2009年很多人甚至放弃高考,直接去国外读本科。“现在的出国留学生年龄越来越小,我当时出去时已读完硕士,出国读博士,现在有些家长甚至把孩子直接送到国外读高中”,张旭说,现在每年去美国留学的人数基本上以20%至40%的速度增长。
张旭还向记者介绍道,以留美学生为例,当代中国的一些留学生已经完成了“洗盘子换读书-争取奖学金-自费-为美国大学捐款”4个历程的演变。从1997年开始,美国逐渐意识到中国留学人员对美国发展的重要性,开始给中国学生全额奖学金,起初只是在基础科学领域,后来扩展到生命科学,1999年很多文科开始能拿到全额奖学金。2001年张旭去美国读书时,所选的政治经济学专业就有全额奖学金,“我开玩笑说,我们用美国人的钱读书,当时周围的中国留学生没有再靠洗碗交学费的。今年,商学院这样的热门学科都能拿到全额奖学金,过去像社科类的,如法学院、商学院毕业后能赚大钱的专业几乎不发奖学金,给奖学金的基本是比较冷的专业。奖学金的扩大也是美国挽留人才的要求”。张旭说,目前中国人在美国大学的捐款也在增多,这些捐款人很多是在耶鲁大学等美国著名大学留学后回国的企业家,他们捐款一是为了回报母校,二是为了给更多中国留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
储旦说,目前中国人前往留学的国家已经遍布全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成了选择目的地;所学专业不再有局限性,留学对于很多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改革开放的成绩使中国悄悄地改变着世界,更多的留学生愿意出国镀金后归国创业,或管理家族产业。多数留学生选择商科、金融类的课程,还有的选择需要高学术背景的医学、法律等专业”,储旦说,近几年出现归国潮,主力便是这批留学生。
很多人把当代留学生出国的动机归结为“镀金”的需求,在留学专家看来,当代留学生已经不仅是“镀金型”的一代,而是激烈竞争下寻求胜出的一代。“全球化对人才的要求太高了,21世纪需要的是跨区域、跨语言、跨文化的真正国际性的人才”。张旭说,这一代留学生出国之前已经对西方文化有了很好的了解,根本不存在老一辈留学生所说的“文化冲击波”,很多年轻人语言交流根本不成问题,而且目标和针对性十分明确。张旭说:“中国留学生越往后眼界将越开阔,留学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未来30年留学生将持续上升
张旭对记者说,虽然各个阶段留学生的状态都不同,对国家的回报率也不一样,但我国“走出去,欢迎回来”的留学方针是行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去,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教育振兴等领域起到储备新鲜血液的作用。如果老一代留学生出去学的是“认识造枪炮的工具”,那么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学生则是在“学习造枪炮的技术”,现在的留学生已经深入到了制度、文化、法律等领域,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是一个滴水穿石的过程。只有更多的人走出去走回来,我们的眼界才会越来越开阔,中国才会更强大。储旦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形成“学习无国界”的理念,从当前的留学形式看,我国的留学市场依然一片繁荣,留学专业人士普遍认为,未来30年,中国的留学市场将持续呈上升态势,有更多人要经历“准留学生-留学生-归国-创业-成功”的历程。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对于祖国发展来说,留学生“走出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成归来”。虽然每一代留学生受时代影响在“走出去”和“走回来”的选择上各有特点,但整体来说,每一代的留学生都以各自的方式为中国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做出了贡献。改革开放初期的精英留学生学成归国可能滞后了20年,没有立即对当时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但他们开辟了一条留学之路,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开始逐步与西方接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第二代留学生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获得了更多留学机会,这一代人接受的是真正的“学历”教育,专业教育的因素增多,随着这一批人不断回国,他们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将会在今后二三十年内逐渐增大。周宁认为,“留学生是实践者,是知识和技能的体验者,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绝对起到了先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