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词汇积累方式有背诵相关词汇书籍,学习大量写作模板,还有总结或是直接从书上获得常考主题词汇。这些方法主要有两种弊病。要么所需准备的词汇量太大,在短短两三个月内要掌握几千个甚至上万的新词汇,估计只有极个别的具有超强记忆力和极大意志力的人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事实上大部分考生都不可能完成,即使在短期内真的记了很多词汇的人也大都是看着有印象,真到写作仍然觉得词穷。第二种情况是只背模板,并熟练掌握有限模板的灵活应用。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考生在当前最畅销的写作书上所积累的模板往往在考场上也会被很多考生广泛使用。那么即使模板本身整理的语言相当精炼,由于有太多的人使用,也往往沦落为常见词条。这就与词汇6分要求”less common vocabulary”产生了背离。所以当前盛行的这两种积累词汇的方法都效果不佳。
那么究竟该如何高效积累写作词汇呢?这得从官方公布的写作评分描述入手。写作评分有专门的词汇项目。就词汇量而言,官方并未明确划定数量上的差别。只是以描述的方式提及:能基本沟通的词汇量为5分;能适当使用不太常见的词汇,偶有错误为6分;能够使用不太常见的词条并注意用词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呈现了自身的语言风格方可得7分。而就错误而言,三个分数段都允许出错,虽然理论上应为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增,但也并未以量的方式来划分。但在错误级别上有明确描述性的界限:错误造成沟通困难的5分;虽有错但基本能使读者理解为6分;出现选词上的失误为7分。所有这些评分描述都提示我们应另辟蹊径来高效积累词汇。此外,在逻辑项的评分描述中,也涉及了词汇方面。具体表现为“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的多样性。也就是熟练掌握连词,连接短语,代词,副词和替代等多种词的衔接。而这类词可以使论证混为一体。可以这么说,正真优秀的文章不是辞藻的堆砌,而是通过各种词条的有效衔接,使文章呈现浑然一体的感觉。简单的说:不是炫耀词汇而是有效利用词汇。而这一点,目前绝大部分的范文书都没有做到。事实上,当我们发现一篇文章看似词汇非常华丽而读完之后仍未找出所阐述的道理,这样的文章词汇是难以进入7分以上的高分段词汇的。所以我们平时在学习时,绝对不是单个的词汇和短语的识别或练习,而应以段落为单位,注重整体句群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