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高校骨髓的“四六级”
英语四六级改革的风风雨雨,从来都没有降低大学生报考的热情,而上升的缺考率,同时折射着大学生欲罢不能的无奈。
隐身的“及格线”
福州某高校2007级学生小娴,从大一下学期到如今进入大三,已经参加了三次英语四级的考试,由于都没有考过“425”分,上个月,她第四次报名。“六级随便了,但是过四级是起码的吧,没有人不考。”
实际上从2005年试点710分计分体制、取消及格线以来,“过四级”已经是个不大准确的说法:只有成绩单、没有合格证,也不与学位挂钩,不存在所谓“过”与“不过”,因为没有“线”了。
然而江夏学院英语教师洪毅告诉记者,由于四级成绩达到425分才可以报考六级,实际上425分就成为学生心中一条不成文的及格线。“710分乘以百分之六十,差不多也是这个分数。”
在洪毅看来,浸淫高校20多年的四六级考试建立的强大权威已经深入人心,那条及格线并没有随着合格证书真正取消,实际上这条“及格线”始终存在,不过隐身罢了。
考级考到“老”
与及格线一样始终存在的,是“不断考,考到老”的四六级风景,大多数学生仍然有着“范进考举”的奇异执著。
参加过两次四级考试的小陈第三次报名六级考试,“我今年已经大四了,算是考到老了,我不是英语专业的,但我觉得我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习时间给了英语。”
四六级改革似乎没有对学生的热情,至少在报名人数上从未下跌,不断呈现上涨态势。然而在高昂的热情下,掩盖着的是微妙的冷淡。福建师大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学部主任林明金承认,缺考率很高。“有的学生甚至因为想睡个懒觉,或者心情不好了,就懒得去考了。”
小陈说她第二次六级考试就没有去参加。“那一段时间没怎么学习,觉得肯定考不好,就没去,反正还有机会。其实很多人都是有报名,但是考试时没参加。”
业内人士认为:学习不积极,考试不参加,却又舍不得不报名,这种奇异的现象折射了大学生对四六级考试欲罢不能的矛盾心态,源自他们对就业压力的隐忧。
就业压力下的“护身符”?
过去是“学位”压力,现在是就业压力,有形无形间推动学子奔赴考级的战场,从未自由喘气。只是,这场考试的作用是否被放大?
性价比最高的考试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费用是40元,按照新概念英语学校的标价,相关培训费用也不高,三个月内80-100个课时只要380元左右。按照纪春盛的话说,相对于其他英语培训,实在太便宜了!以至于无法形成规模招生的小机构都懒得开展这项业务。
而与之相对的,是它通过22年时间的渗透,在国人心目中建立的权威,这是目前其他英语考试系统无法取代的。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多考几个证书当“护身符”,增加竞争力,已是许多人的共识,四六级考试无疑就成了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太便宜了,大学里又不限制次数,不考白不考。不考他不甘心,也不放心。”福建师大外语教学部主任林明金道出了大学生们的心态。
传说中的就业“门槛”
更让大学生们担忧的是,如果没有拿到满意的成绩单,没贴上这张“护身符”,不仅是在就业竞争中降低战斗力的问题,甚至连门槛都很难迈过。
三次冲击四级考试都失败的小娴很担忧:“听师兄师姐说,现在用人单位都很看重四六级,如果没有过的话工作都不好找,尤其是公务员。”
刚刚报名六级考试的燕子则表示:“和学业是没关系了,因为过校内四级就可以拿学位,我也不知道和就业到底有多大关系。但是爸爸妈妈都很重视,听周围的人说,过四级和过六级,连工资都有区别。”
大学生面对未知的就业压力隐隐产生恐慌,希望通过这场“权威”了很久的考试,证明自身的含金量,获得安全感。他们觉得“需要”这场考试的证明,但又不是所有人都真正热爱这场学习,于是在痛苦的天人交战中,报考人数与缺考人数奇异地盘旋上升。
只是,这道传说中的“门槛”真的存在吗?四六级成绩单究竟有多大的庇护呢?它的影响力是否被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