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曾是世界第二大语言,被普希金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但随着苏联解体和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俄语地位却一落千丈。在一些独联体国家中,俄语不仅早已失去官方语言地位,而且正在失去通用语和族际交际语的地位,甚至还有沦为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的趋势。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又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俄语在独联体各国地位的下滑,引起俄高层的密切关注,“俄语地位问题”已成为俄领导人最关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俄高层正在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进行一场“俄语保卫战”。 独联体各国在语言上“去俄罗斯化”
7月31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结束了对中亚国家塔吉克斯坦的工作访问。俄总统外事助理普里霍季科对记者透露,两国总统重点讨论了俄语地位等问题,塔总统拉赫蒙对梅德韦杰夫明确表示,愿意继续在本国使用俄语,俄方对俄语在塔地位问题不再存有疑问。
就在几天前,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向本国议会提交了一份新的《国家语言法》草案。根据该法案,俄语将在塔境内失去目前的族际交际语言地位。拉赫蒙对此强调说,这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民族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这引起俄媒体和专家学者的不安甚至不满。
俄语在塔吉克斯坦的境遇,恰恰折射出俄语在独联体国家的失落和尴尬地位。
原姓为“拉赫莫诺夫”的拉赫蒙,对俄语表示“不感冒”已不是第一次了。2007年3月21日,在塔历春节时,拉赫蒙公开宣布放弃俄罗斯男性姓氏结尾“诺夫”,改姓“拉赫蒙”。他还倡议塔吉克人回归历史文化传统,无论是人名还是地名,都应具有本民族历史文化特色。拉赫蒙这一改姓,引发了中亚国家一阵不小的“改姓风潮”。
为什么拉赫蒙此时又要修改本国语言法呢?俄专家认为,拉赫蒙是想用“俄语地位”问题来“敲诈莫斯科”,从而获得财政援助,以拯救因资金短缺而奄奄一息的经济。可见,俄语地位问题并不是简单的语言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
不仅仅塔吉克斯坦如此。独联体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独立后不久,纷纷出台了国语法,千方百计地想通过“与俄语决裂”而达到“去俄罗斯化”的政治目的。哈萨克斯坦一位语言学家甚至直截了当地说:“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尚未独立,该民族就不能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民族。语言是一种权利,语言权利能提高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凝聚力。只有母语才能保护哈萨克斯坦人免受外来民族肆虐。”正是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独联体各国政府在独立后的十多年来,一直都在有意无意地矮化俄语地位,大幅度提高本民族语言地位。
“俄语正处在危难之中”
对于俄语地位的下滑,近年来一直十分关注俄语发展问题的普京夫人柳德米拉·普京娜曾痛心地大声疾呼:“俄语正处于危难之中。”俄专家指出,普京娜的说法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对俄语面临的残酷现实的真实描述。
曾几何时,俄语作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苏联的全民通用语、官方语和联合国6大工作语言之一,曾为全球第二大语言。据俄权威部门统计,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俄语在全球传播最广泛的时期。截至1980年,全世界有近3.5亿人懂俄语。在1989~1990学年,苏联各级学校中共约有18万名外国人在学习俄语。
苏联解体给“辉煌一时”的俄语以空前重创,俄语地位“一落千丈”。讲俄语的人数骤减,不仅东欧各国纷纷将俄语拒之门外,原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也对俄语越来越不“亲切”了,甚至把俄语当成了外语。
本报记者在认真研究了独联体各国的《语言法》后发现,在原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中,俄语在俄罗斯被视为“国语”,在白俄罗斯被确定为“官方语言”,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被称为“正式语言”,在阿塞拜疆和塔吉克斯坦被称为“族际交际语言”,在乌克兰被视为“少数民族语言”,在拉脱维亚被视为“外语”。此外,在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立陶宛、摩尔多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爱沙尼亚6个国家,俄语“语言地位未明确”。
不久前,一位从乌克兰转到俄罗斯常驻的中国某媒体记者在莫斯科对本报记者感叹道:“到了俄罗斯真好!在乌克兰,无论是新闻发布会还是各种书面文件,一律用的是乌克兰语,我在那里简直就是个‘文盲’。”这位记者朋友的感慨,本报记者在外高加索3国工作时也深有体会。走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大街上,人们还是在用俄语交谈;走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街头如果能听到几声俄语,就会让人兴奋一阵子。因为第比利斯市政府有规定:在饭店、商店、公共汽车站等公共场所,标识必须用格鲁吉亚语。与苏联刚解体时俄语畅行独联体的情况相比,不能不叫学俄语的人感到失落。
俄打响“俄语保卫战”
早在1948年,曾率先提出对社会主义国家采用“和平演变”战略的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曾说:“摧毁苏联,不需要原子弹,只需要暗示其各民族说,他们没有俄语照样能行,于是经济的、文化的和其他各种联系就会遭到破坏,苏联这个国家也将不复存在……”
从某种角度讲,俄语的兴衰与俄罗斯在其国内外的战略利益休戚相关,俄最高领导人已开始从战略高度审视该问题,并把“俄语地位问题”列为俄高层需重视和关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
俄某智囊机构的报告称,在某些联邦主体内,由于自身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提升,也陆续进行了一系列以强化本族语言、弱化俄语为主旨的“语言改革”。俄语在俄某些联邦主体内影响力的下降,使俄罗斯民族认同感减弱,将直接导致俄国家统一的根基发生动摇。因此,俄语安全问题已成为俄政界和安全学界的关注焦点。
普京于2001年曾签署总统令,要求纯洁俄语,以“确保俄语作为国语的最重要地位”。近年来,俄政府下大力气支持俄语学习和研究,并在世界范围内积极推广俄语。普京多次强调俄语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并签署总统令成立“俄语世界”基金会,支持境外尤其是原苏联国家的俄语研究。
为进一步把俄语打造成国际交流语言,普京在2007年亲自发起了世界“俄语年”活动,时任俄政府第一副总理的梅德韦杰夫亲自承担“俄语年”活动组委会主席。仅在2007年一年内,俄政府在“俄语年”框架内就组织了800多项活动,活动涉及独联体各国及欧、亚、非、南北美洲的65个国家。梅德韦杰夫当时对该活动意义的评价是:“我们会在推广俄语的同时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并在与其他国家的相互协作中提高经济和文化实力。”
不久前,梅德韦杰夫又呼吁,俄罗斯应当获得一个斯拉夫语的互联网域名。这被视为克里姆林宫推广俄语、使之成为全球性语言计划的一部分。梅德韦杰夫表示,全世界有3亿人使用俄语媒体,斯拉夫语互联网域名将是提高俄语重要性的一个关键部分。他说,这将是他在总统任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梅德韦杰夫指出:“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保证在未来获得斯拉夫语互联网域名。这是俄语和斯拉夫语重要性的一个标志。我认为我们有很大机会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