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游学网 >> 资讯首页 >> 所有新闻 >> 常见问题 >> 浏览文章
考生心语:考研最后时刻与自己角逐 加强自信心训练
核心提示:马拉松似的初试准备已经让考生们精疲力尽,对考研学子来说,这接近终点的最后冲刺才是最大的考验,谁能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回想笔者自己当年准备复试的那段时光,那些曾有过的紧张、焦虑、烦躁、茫然、无助……至今仍然仍记忆犹新。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如何克服焦虑心理,让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专心致志地投入复习准备中,才是制胜的关键。

考生心语:

从初试完到现在,我基本没有好好看过书,我来自农村,父母为我上大学牺牲了很多,我真担心自己要是复试过不了,该怎样对他们交代?还有我的同学、老师,他们会怎么看我?为了考研,我根本没有时间去找工作,要是复试过不了,我的前途就没了。

解析:

这也是考试焦虑的一种典型表现,很多考生往往赋予考研太大的意义,认为一旦考研失败,就会带来很多消极的后果,甚至认为前途就完了。太过沉重的包袱,往往会给人很大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对结果的过度关注,总是让人不能体验过程的快乐,不能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最终影响目标的实现。

化解方法:保持“瓦伦达心态”

心理学上有一种心态称为“瓦伦达心态”。瓦伦达是美国走钢索的杂技演员。钢索一般悬在离地几十米的高空,没有任何人身安全保护措施,还有来自风雨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人在上面行走,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但他始终能获得成功。对此,瓦伦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一心一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后来,心理学上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为其他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瓦伦达心态。

这种心态在我们准备复试的过程中,也是非常有效的。不管你的初试成绩如何,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你现在所能做的就是静下心来认真复习。无谓的担心,只能让成功离你越来越远。再说,考试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著名人物考试落榜,却能够自学成才,另辟蹊经,实现自我理想,对社会做出贡献。如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等都是落地的秀才,谁能说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没当时考中的状元大呢?“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非走此路不可呢?这种担忧只会增加无端的焦虑,从而影响复习。我们应重视考研,但又不能把考研视为走向成功的独木桥,要以一种从容的心态坦然地对待它。忽略对结果成败的过多关注,力求有稳定的“瓦伦达心态”,提高成功的机率。

 

0% (0)
0% (10)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 网站申明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游学网版权所有 2009 | 浙ICP备090481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