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位教育”与“培养作家”联系在一起的时候,MFA这个词再度成为舆论的关注点,也由此引出争议: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优秀作家?
填补国内学科的空白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提出,“创意写作”是直接从英文CreativeWriting翻译过来的,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通俗讲就是文学写作,包括虚构文学写作和非虚构文学写作,前者以小说和散文为主,后者以传记文学为主。”在西方大学设置创意写作专业是普遍现象,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欧美国家,包括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均有包括文学写作在内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旅美作家哈金、严歌苓就是从该专业毕业的。国内虽有艺术硕士学位,却没有包含文学方向“创意写作”的设置。上世纪90年代,作家王蒙曾提出“中国作家非学者化”问题。复旦大学此番开设创意写作专业,正是为填补国内学科空白,实现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与作家培养有机融合。
培养人才实践为主理论为辅
尽管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意写作专门人才,陈思和教授表示,相对于2006年开设的“写作”专业,“创意写作”则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不同的侧重。“写作专业主要培养大学里上写作课的老师,考核以学位论文为主,再加一篇文学作品。创意写作则为培养高水平写作人才,考核以文学作品为主,再加一篇理论性文章。”记者从复旦大学中文系网站上列出的授课教师和课程介绍上看到,除了王安忆领衔,复旦中文系一批中青年教授负责主要课程外,还聘请王蒙、贾平凹、叶兆言、余华、严歌苓(美国)、白先勇(美国)等名作家作为兼职教授,并逐步建立驻校作家的写作平台。
能否成为作家还需实践
复旦创意写作专业开设消息发布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作家莫言对此举表示支持:“我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学校教授的内容对提高写作技巧很有帮助。”但不少畅销小说作者提出:“作家是大学培养不出的”,“老师教的是知识,而在艺术创造中知识是行不通的。”尽管复旦中文系网站上发布了部分作家的学历,以证明“文革后成长起来的中国作家,多受过系统的大专学校教育”,但并没有因此减少质疑的声音。作家能否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来?陈思和教授表示:“这不是一个问题。”他认为,人们对此存在某种误解,“我们的任务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具有写作才能的人,提高作家的素质。我们是给喜欢文学、爱好写作的人提供提高写作技巧的机会,至于最终能否成为作家,还需要日后进一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