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考研数学的复习,许多同学脑海中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做题”二字。诚然,通过习题训练促进解题技能与熟练程度的提高,增加考试成功的砝码,是大家都想要追求的目标。然而解题训练需要具有策略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高效利用复习时间获取快速的突破与提高?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进行解题训练的时候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一纲一本为基,脚踏实地
首先,从明确目标的角度而言,解题应当建立在了解考纲、参透教材的基础上。如果对考纲规定的考查知识点及相应的难度要求有准确的认识,也就避免了同学们复习时盲目钻入一些偏题、怪题,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却收获甚微的现象发生。建议大家在开始做题之前应当认认真真重温一下教材,建立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将基本的概念、原理、常用定理、结论彻底吃透,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到了做题的时候使用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像很多同学遇到的考场上突然把某个公式、某个结论忘了,直接给解题造成了障碍,这其实还是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扎实的表现。所以万万不可将做题作为复习过程中孤立存在的一部分,它必须是以用心看书、细致梳理数学理论知识结构为基础的。
二、准确定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定位”在复习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解题训练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分层递进的全程规划,以实现步步为营,解题能力稳步提高。然而,对题目的难度进行客观、准确的把握对同学们而言并不是很容易,这种情况下选择一本习题难度分层递进的辅导书,如考研数学接力题典1800,就可以轻松自主地选择各章节、各难度层次的题目进行训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复习初期,对大多数同学而言,还是应当以巩固基础为重,通过基础性题目(“通关题”)的练习加深概念理解,熟悉定理的应用,而不宜过多钻研难度较大、综合性较高的题目。随着复习的持续进行,对知识点的掌握逐步加深,解基本题的熟练度有所增强,累积了一定的技巧,在这种条件下可以逐步向难度更深一些的题目(“高分题”)迈进,促进自己的解题能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一下子把难度拔太高,反而效果不好;同时也需要及时查漏补缺,结合教材进一步加强薄弱环节的复习。在通过练习与针对性的加强训练的基础上,对具备一定难度与综合性的题目也形成一定的思路与解题招数了,才可以向“夺冠题”发起进攻,向难度和综合性都很高的题目挑战。
同学们在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做到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务必将每一步的收获落到实处。踏踏实实按照上面的“三部曲”认真落实每一部分、每一章节的复习,同学们也会在不知不觉当中获得知识巩固与解题能力的同步提高。
三、注重归纳总结,举一反三
许多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就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大家都倾向于把做题的正误情况作为很有代表性的判断,这也使得很多同学做完题之后一对答案,对了的题直接放过,错了的题看看答案,知道应该怎样得到正确的答案也就罢了。
其实这样做并没有从做题的过程中吸收最多的经验与收获。做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注意思考和总结,对了的题要知道它主要考什么,还没有可能有其他的问法和拓展;错了的就更要深入研究,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知识上的模糊,思路上不够灵活,还是求解的过程中不够严谨细心。要注意将做题中暴露出来的漏洞进行及时补救,并且对方法、技巧方面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总结与归纳,避免今后在同样的问题上再丢冤枉分。
同时要注意对问题的认识要有深度及广度两方面的拓展,灵活运用解题中总结的思路与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