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试过程中的答题误区
1. 言语不规范
考生误区:在答某些问题时,有考生这样说:我准备好了,开始答题了,就这样地、大概这样地……
前句中,两个“了”字看似简单,一方面言语啰嗦,另一方面会显得考生底气不足。而后一句中,考生在答题时一定不能出现“大概这样”模棱两可的句子,这是面试用语的大忌,会让考官觉得该考生没有自信。
2. 抓不住题眼
抓不住题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没有认真听题,答题时抓不到重点。
例如,最能概括你自己的三个词是什么?
考生误区:考生这样回答:我觉得最能概括自己的三个词是: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学习经验,然后分条展开叙述……
看似答得挺有条例,但细想一下,却是跑题了。题目问的是最能概括自己的三个词。开篇跑题,接下来即使叙述的再完美,这道题也得不了高分。
老师点拨:题目问的是概括自己的三个词,可以答:适应能力强,有责任心和做事有始有终等,然后再结合具体例子展开陈述,使他们觉得你综合素质很棒。
再如,这样一道试题:领导交给你一项任务,并交代你如何办理,可是如果完全按领导的意思办,定会造成重大损失,你该怎么办?
考生这样回答:原则上我会尊重和服从单位领导的工作安排,同时私下里找机会以请教的口吻,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看看领导能不能改变主意……
考生误区:这道题看似答得很好,但是要注意题目中“定会造成重大损失”这句话,在定会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够在事后私下里再表达自己的想法吗?
老师点拨: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怎样做是正确的和怎样做正确的事。作为一名新入行的公务人员,你不仅要保证自己所做的事是正确的,而且还要保证做事的方式也是正确的。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有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讲究动机和方式方法。
3. 答非所问
例如,这样一道试题:从山寨手机到现在的各种山寨产品,“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山寨”原本指的是涉嫌仿冒或伪造电子产品的生产厂家。对此,有人说“山寨文化”就是“低俗文化”;也有人认为“山寨文化”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山寨文化”的?
考生误区:考生针对“山寨手机”反复展开讨论……而题目是问“你是如何看待“山寨文化”的?”显然,没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答非所问。
老师点拨: 作为一个新的文化符号,所谓的山寨文化,需要理性地区别对待,不能一味地叫好当然也不能就完全一棒子打死,应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一现象。
再如,这样一道试题:你如何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或主意?
考生误区:有考生这样答:这要看我的主意好不好。如果这个主意很好,需要赞同主意的人又通情达理,我想让他们接受我的观点应该不成问题……”
这显然是答非所问。主考官想知道的是,你如何说服那些不认同你观点的人。
老师点拨:主考官从你的回答中能获得两方面的信息:一是你在试图影响别人时,是不是让人感到很舒服;二是你的说服能力有多高。可以这样回答:“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时候,我发现好的主意,甚至是伟大的观点,并不能被人们所认同。有一点我很赞同,表达观点的方式同观点一样重要。我通常会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观点,这样,我就能容易找到说服他们的方法。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服工作……”
4. 角色定位错误
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你作为宣传部长,怎样举办庆祝活动?
考生误区:考生这样回答: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不会辜负领导的信任,认真完成这项工作……
第一,拟定方案,包括主题、方式、时间、地点、人员配备、并且对方案进行论证……
第二,……
老师点拨:看似很有条例,可是考生却没有抓住角色,这里考生的假定对象是“宣传部长”而不是一个普通的职员,角色定位错误。
5. 听题不认真
例如,这样一道试题:谈谈你的工作经历或社会实践经历。
考生误区:某考生先讲工作经历,再讲社会实践经历,一道题用了六分钟,结果导致最后时间不够,最后一题没有时间回答,自然也与高分无缘。
老师点拨:注意题目是谈谈你的工作经历或社会实践经历。你可以只谈工作经历,也可以只谈社会实践经历。
再如,这样一道试题:假如你是我单位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我单位决定在两周后召开下属企业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从现在起,直到全体与会人员报到为止,由你负责会议通知和接待工作,你具体应做哪些工作?
考生误区:听题不认真,在答完“通知和接待”工作之后,继续答会场、会后总结工作,显然是画蛇添足。
老师点拨:针对题干较长的题目,考生在听考官念题时一定要注意听清关键词,或者边听边拿笔在草稿纸上记下来。
6. 掉入语言陷阱
例如,这样一道试题:人说:“为官之路有三条:关系路,做假路,苦熬路”。请实话实说,你打算走哪条路?为什么?
考生误区: 有考生分别就关系路、做假路、苦熬路展开论述,然后得出自己打算走苦熬路。这显然违背了出题人的意图,因为这三条路都不是积极的正确的为官之道。这里是一个语言陷阱,考生很容易受到题目的影响,从三个中选择一个出来并展开叙述。
老师点拨:①这三条路都不是积极、正确的为官之道。②做假害国害民,害人害己,这条路绝不能走;苦熬浪费青春与时光,也不是好办法;而关系网密布,有人说,干得好不如关系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 ③随着民主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进,上述不良现象势必会有所改观。④就我个人来说,如果有幸进入公务员队伍,我将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同时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一旦有机会,我将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考试,走一条光明正大的路。
二、面试礼仪误区
进入考场后,依照常规,考生应该向考官鞠躬问好,待考官说请坐后,再坐下。然而,由于紧张,考场上却常出现如下情况:
1. 进入考场后,直接坐下,然后再向考官问好;
2. 进入考场后先问好,再鞠躬(问好之后考官就会示意考生坐下,这个时候再鞠躬就会显得不合时宜)。
3. 忘记报考生号,只是鞠躬问好。
4. 把自己的名字直接报出,这是面试过程中的大忌,容易让人产生作弊之嫌。
三、面试过程中的不良习惯
面试时,个别考生由于某些细节问题,因而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使面试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败。考场上出现的情况主要有:
(1)有的考生双手不安稳,忙个不停,如玩弄领带、挖鼻、抚弄头法、掰关节、转笔等情况都有发生。
(2)有些考生的双腿不停的晃动、前伸、翘起等。这些小动作不仅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而且显得心不在焉,相当不礼貌。
(3)有些考生在考生席坐下后,哈着腰,弓着背,整一个现代版的“刘罗锅”。
(4)有些考生在答题时眼神躲躲闪闪,该正视时,却目光游移不定。还有的考生死盯着主考官。
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在答题中的非言语表现,避免出现类似的坏习惯,自始至终保持斯文有礼、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生动活泼的言谈举止,能大大提升你的形象,并且会使成功机会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