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测评要素来看,公务员测评要素有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礼仪修养、组织协调能力、应急反映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对公务员的职业认同度。考试形式目前通行的考察模式是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中,上述两种形式都有,地方公务员考试以结构化面试为主。面试的本质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对考生做出评价,加以区分,核心是区分考生的素质差异。与笔试相比,面试考察得更加客观全面,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针对公务员面试的测评要素,在原有基础上完善自己,认真准备,是获胜的前提。
在面试当中,考生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紧张,另一方面是无话可说。前者说明自己信心不足,后者说明自己的社会认知和分析思考的能力还有欠缺,对公务员的面试还缺乏了解。但更为重要的是,考生没有端正心态,对公务员面试的理解存在误区。通过以下提示,相信会对考生的面试有较大的帮助。
一、 公务员在考官面前应怀有四种心态
首先,考生要有信心。
信心的背后,第一要求考生对公务员具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这是在考试中积极心态的来源,只有你真正想得到它,才会在关键时刻扼住命运的咽喉,在残酷的竞争中勇往直前。所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在职业选择中清晰定位。第二考生要学会欣赏自己。在与其他考生的比较中,要能够客观评价自己。在发现别人的美的同时要能够发现自己的美,能够客观评价自己也是成熟的表现。把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从考生走进考场的那一刻起,举止仪表,无不表现出自己的信心。有了信心,紧张感会被战胜。比如某省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你到新单位半年了,工作很努力,群众对你评价也不错。但是领导对你不满意,经常批评你,你怎么办?”回答这样的题目,没有坚定的信心,在压迫之下便会有逃离的想法,从题目的考察来看,侧重考察考生在压力之下的反映,背后是考察考生对自己公务员素质的信心。
其次,要有爱心。
公务员职业,权责一致的背后,还要有一种服务意识。在干群关系中,面对群众的困难,要从群众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实际困难,增加理解与同情,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在同事矛盾的处理中,也要尊重同事,包容同事,学会换位思考,关系他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怀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自然可以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比如这样的题目:“你和你的同事有矛盾,他生病了,领导派你去照顾他,你怎么办?”这道题目,从人际沟通来讲,你要利用这次机会消除彼此的误解,关心同事,就自然会有这样的做法。那如何在照顾期间进行沟通呢,自然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最终消除误解。还有比如“在政府征地拆迁过程中,有一钉子户,领导派你去处理,你怎么办?”这道题目的回答,首先在态度上要想到拆迁户的困难,抱着解决困难的态度去处理事情,自然是公务员应当拥有的工作出发点。可见,自己的心态其实决定了方法。
再次,要有责任心。
首先看一道揭示社会现象的题目:“现在社会上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素,你怎么看?”作为一名公务员,要有对工作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体现在工作中,要能够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对于题目中出现的现象,要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引导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到第一位。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是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要求,也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只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够正确看待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工作,只要把工作做好了,就会得到领导的肯定,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最后,要谈到平常心。
面试是自己综合素质的体现,不要指望奇迹的出现。过高的要求自己,不仅会使心理紧张,也会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不断地停顿,而停顿会让考官觉得你不自信,这其实是对自己要求过高所导致。从人生长远来看,公务员只是自己职业的选择,体现的是自己的人生价值,事实上,做任何事情,只要把事情做好,都会获得回报,也都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记得刘欢曾经唱过一首歌,歌名是《在路上》,建议考生们听一听。在人生的路上,我们要做一个懂得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的人,克制自己的欲望,要知道宁静致远。比如这道题目:“你在单位中工作中工作很出色,同事对你评价也很高,但在这次干部提拔中你却落选了。你怎么办?”如何面对?除了找自身的不足之外,抱一颗平常心很重要。还有这道题目:“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被派到大山深处的一所学校去工作,山里的老乡自发地来欢迎你,请你讲一段话。”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讲话的主题一定是安心工作,为乡亲们做贡献。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到底该如何面对即将开始的生活呢?要有一颗平常心。相信无论在哪里都会实现人生价值,在工作中一定要把工作干好。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回答问题,一定会有感染力。
二、 考生须走出三个误区
根据考生在面试中出现的问题,还要提醒考生必须走出以下三个误区:
第一,要走出追求完美的误区。
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构化面试是二十分钟左右,无导小组讨论是一个小时左右,想把问题想得很周到全面是不现实的。只要能够真实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考官就是胜利。在考试中出现的过度紧张情绪,语言混乱、反复,都与此有关。残缺本身也是一种美,这种美的价值在于坦诚与自尊的力量。
第二,要走出幻想,相信有万能套路、可以应对一切的误区。
在考生考前培训中,很多考生都会问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应对问题的回答模式。想通过学习,学会应对一切的办法。其实这同样是不切实际的。培训当中,我们着眼于提高考生对面试的理解,突破心理障碍,应答需要的语言能力以及如何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当然也会总结规律和方法,但是可以肯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自己的问题努力提高才是根本。
第三,走出虚假空泛,套大道理的误区。
公务员的工作当然要以法律为依据,以政策为指导,并且要时刻想着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考生在回答问题时也要体现一定的理论水平。所以遇到“怎么看?”、“怎么办?”时,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先把大道理说一段,其实与题目联系并不紧密,让人觉得太假,没有实际内容。考生应着眼于问题设定的条件,实事求是地考虑问题,才体现考生的分析能力,也才能得到考官的良好评价。
公务员承担着管理社会事物,为百姓排忧解难的职能。做一名合格公务员的前提是要端正的态度。干实事,实实在在地开展工作,处处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面试的选拔中,所选择的对象,评价的标准,是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年轻人。所以在准备的过程中一定要着眼于自己能力的提高,端正心态走出误区,相信在考试中一定会取得好成绩。